-
首页
-
青春文学
-
《穿越之天雷第一部》
《穿越之天雷第一部》
陈怡友
53344万字
54994人读过
连载
链接: D1~D6 黔南:荔波,茂兰,小七孔,怎雷水族村寨 D7~D9 黔东南:高排苗寨 D10-~D11 黔东南:车江侗寨,大利侗寨 D12~D13 黔东南:朗德上寨,雷山县,乌东寨 D13~D17 黔东南:西江苗寨,鼓藏节,雷山苗年游行,新桥苗寨,陶尧斗牛 D18~D19 黔东南:镇远 D20~D21 黔东南:三门塘侗寨,隆里古城 D22-D23 黔东南:地扪侗寨,黎平天生桥,翘街 D25-D27 黔东南:肇兴,八寨一山,堂安 D28-D29 黔东南:岜沙苗寨,黄岗侗寨 D29-D30 黔南:都匀,天落水 D31 贵阳:花溪公园 D31 贵阳:青岩古镇黔西南 D32 黔西南:安顺屯堡 D32 黔西南:本寨屯堡 D32 黔西南:云山屯 D33 黔西南:格凸河D34黔西南:格凸河——中洞线路D34黔西南:中洞苗寨D35黔西南:中洞-望谟D36黔西南:安龙D37黔西南:兴义马岭河峡谷D38黔西南:兴义万峰林D39-40黔西南:花江峡谷 悬索公路桥D41: 织金洞D42:贵阳D43:贵阳黔灵山…… 几乎没有过渡的,列车穿过几个隧道后,窗外的风景就从满眼青山直接跳转到满眼房子。守着贵州群山之中珍贵的几块平坝子的贵阳,正像一群快速繁殖的菌落,极尽所能的把建筑安插到山间平地上的每一处缝隙。 跟中国所有城市火车站一样,贵阳火车站站前人头攒动。快速通过鱼龙混杂的广场,挤公交,到长途汽车站,买票,转身登上去往荔波的车……一路都没停下。甚至在公交车上都因为是站着,没能瞅一眼窗外的街市长什么样,只看见了堵了一路的汽车。在我的计划中,贵阳排在行程的末尾,作为旅途最后的休闲游。现在它只是一个中转站。 开往荔波的车程中,富有喀斯特地貌特点的尖头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路边偶尔闪过几块路牌:凯里,都匀,三都,榕江……这些地方在数日后将是我的目的地。 车载音响一直放着连我这样大俗的人都受不了的大俗网络歌曲,尽管我努力想靠看风景和睡觉来“选择性失聪”,但那神作般的歌词和曲调还是顽强的灌进耳膜,胁迫我感受着男猪女猪的撕心裂肺死去活来。终于,一阵熟悉的旋律响起--《爱情买卖》!曾经不屑一顾的神曲此刻听起来如此亲切。 音乐承载记忆。在熟悉的音乐中,记忆自动回放,心中的忧郁小情怀便泛滥开来……去年今日,我也许正缩在办公室电脑前,耳机里放着随机播放的爱情买卖,屏幕上一个窗口CAD一个窗口浏览器,鼠箭头指着最小化,以防领导随时来袭……此时此刻,我眼前是前排椅背上的“XX医院专治男科”,旁边座位上是一位打瞌睡的老伯,随着车身的摇晃时不时把脑壳靠到我肩上…… 带点孩子气的离开看似的安稳,转而上路去寻找可能只是虚空的所谓理想。下一次听爱情买卖时,我会在做什么,找到自己想要的了吗?还是又重新回到电脑前画着一道道线偷着看网页…… 纠结的我,沿着纠结的我制定的纠结的路线,开始了在贵州的纠结旅行。 只是想试试。 行程:荔波县-茂兰-怎雷水族寨-高排苗寨-榕江县-车江侗寨-大利侗寨-雷山县-乌东寨-西江苗寨-雷山鼓藏节-镇远-三门塘侗寨-锦屏县-隆里古城-地扪侗寨-黎平县-肇兴-从江-岜沙苗寨-黄岗侗寨-都匀-贵阳花溪-青岩古镇-安顺-天龙屯堡-云峰八寨-紫云格凸河-中洞苗寨-望谟县-安龙县-兴义-花江峡谷-北盘江峡谷-关岭-织金洞-贵阳第一站:黔南,荔波tips:交通:公路,贵阳金阳客运站有到荔波的班车,车程约4小时;坐火车要到荔波西边的麻尾站下,从麻尾到荔波途中就可顺路去大小七孔。住:因为旅游的兴起,县城里各种档次的酒店旅馆都有,不难找。我住的是出车站左拐100米左右的茂兰宾馆,间一百,房间很大,还有一台自动麻将桌。前台可以问询前往茂兰保护区旅游的事宜。吃:车站外马路对面桥头的步行街晚上有夜排档,往里走到榕树脚周边也有几家餐馆。另外在县城点的广场边上有条餐饮街,有烤鱼,杨梅汤。玩:茂兰,车站有很多发往茂兰方向的车,从永康方向进入,车程约1小时到景区大门的尧古村。村中有住宿客栈。保护区很大,景区开发的几个景点之间距离都很远,不想走路的话可以包面包车或摩托车。走路的话一天时间足够从尧古边走边玩到五眼桥住宿,一路上都有村庄人家,主要路口有指示牌,不用担心迷路。尧古-洞塘-五眼桥一线主要景点:石上森林,布依村寨,尧所古桥,水上森林,青龙潭青龙瀑,九洞天穿洞群,原始森林……建议用两到三天慢慢感受喀斯特峰丛的魅力。回程可就近从五眼桥附近的巴克检查站搭过路车回荔波县城。小七孔,荔波车站坐车,20分钟一班,金杯面包车居多。中间回会经过大七孔景区。小七孔景区里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坐景区观光车来往于各个景点。 D12011年10月26日午后到荔波,没出车站,直接买票去茂兰保护区。趁等车的空隙在候车厅边上的粉店要了碗米粉。第一次吃这种扁宽形状的粉略感新鲜,哪想后来这种米粉伴随了我大半个旅程,吃的都要吐了。到茂兰保护区大门口的尧古村只要半个多小时车程,下车前班车师傅热心的为我指点了路边的一处农家客店。进堂屋大门,两位坐在小凳上聊天的老阿婆停下来,转头疑惑的望向我。“老人家,你们这里可以住宿的撒?”我自以为用四川话就可以走遍贵州,还能增添一些亲切感。两位老人冲我呵呵笑了,但显然没有听明白。慢慢用普通话又复述了一遍后,一位老人用方言向屋里喊了几句,另一位戴着老花镜的阿婆循声从里屋走出来,“#@%*…住宿啊#¥%……”其他没听懂,好歹听见了关键词,看样子应该是她家的店了。去楼上客房住下,这里客房很多,只是因为淡季,空荡荡的楼层里就只有我一个人住。 尧古是个布依族的小村子,沿路修的新房就跟广大中国农村的房子一样,方方正正没有表情的方盒子。远离公路的一侧,几十栋破旧的干栏式木房错落着挤在一起,两口水塘映出它们苍老的面孔。天气阴冷,飘着毛毛雨,村中的小巷里都见不着人,只有从隔音不好的木房里透出的电视声锅碗瓢盆声说明生活还在继续。 对于大部分游客观光者来说,“屋没有不破的,墙没有不斜的,人没有不老的”的景象可能是个不错的摄影材,可在世代在此居住生活的村民眼里,这些破旧意味着生活的穷困。他们很不解:“大城市这么好,这里这些破房子有什么看头?”贵州常见的阴阴天加上灰暗的老木楼,让拍出来的照片都是一片灰调子 雨下大了,索性回屋去找那三位阿婆聊天,虽然能听懂的不多。阿婆们正在做手工,用当地的土布缝被单。碰巧停电,她们搬着小板凳坐到大门前,借着天光,在布上缝出一道道褶皱来拼成各种花纹图案。“做这个很麻烦呢#¥&*@…要做大半年呢#!¥…缝完还要染色呢%¥…现在年轻人都不愿做了呢……”阿婆热情的向我介绍着,我吃力听着报以微笑。屋外,小雨淅沥沥的背景音中,除了偶尔的鸡鸣狗吠再也没有其他声音。屋里,三位老人的话因为我这个难得的倾听者变得多了起来,尽管大部分情形是:她们说话,我听不懂,呵呵笑着换下一个话;我说话,她们听不懂,笑笑,转下一个话……一个下午就这么过去,不用考虑时间不用着急行程,让光阴在谈笑间悠然划过……一阵嘈杂声及时打断了我又要泛滥的小情怀。来电了,阿婆的孙子放学回家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视,奥特曼与美少女战士混搭出来的粗劣动画片正激情上演。阿婆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招呼我过去,用手指指嘴。哈哈,这个我懂——“吃饭去!” D2 2011年10月27日下午四点半,轻装走完青龙潭,在溪边坐着休息。看着茂密的树幽蓝的水听着轰鸣的瀑流清脆的鸟鸣,人仿佛被大自然纯净的气场包裹着,普通青年瞬间就变文艺青年了,想写点什么的心情自然而然涌上来。独坐溪旁,回忆整理…… 早晨出门,雨还下着,经过茂兰保护区大门,工作人员都还没上班。看着那块着票价的牌子,一边默念“其实我不想逃票”,一边加快脚步进入景区,沿公路前行。果真是淡季么,一路上人影都难碰见一个,连那些在大地上像波浪般大起大落的喀斯特峰丛们都把头埋进云层里打瞌睡,只留个半身给我看,却也显出些灵秀的姿色。雨下的不小,撑开伞直接架到头和背包之间,心中还飘出些许雨中漫步的小情趣。随着鞋子、裤子、上衣的逐一潮湿,浪漫转化为对这鬼天气的抱怨,加快脚步,祈祷早点找到户人家避避雨。在一个叫董歹的路边小村走进一间小卖店躲雨,男老板不仅搬出凳子,还邀请我与他共进早餐。人家这么热情我也不好意思干坐着,顺手买了包一块钱的饼干还个人情。一口饼干下去,口感奇异,就像屋外潮湿的天气。雨小了,继续上路。公路沿着峰丛中的洼地低谷绕行,串起被群山隔出来的一个个山间平坝。在“平地如金”的喀斯特山区,只要是稍微平坦一点的谷地,都会被开辟成一块块田地,如彩色的拼图镶嵌在挺拔的山峰之间。有田就会有村庄,每穿过一段山林,眼前还被树枝灌木遮挡时,耳朵里就已经听的到回荡山间的鸡鸣狗吠,提醒我前方又将与一座世外桃源不期而遇。人和自然,一个耕种平地一个守护山峰,一个收获粮食一个带来苍翠和清新。清秀如黛的山水正是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最好证明。中午,正走的双肩酸痛膝盖发软,一辆面包车停到我面前,一位广东风味的老伯从副驾驶探出头:“朋友,去哪里……”“就去前面五眼桥,搭个顺风车行不?”“欢迎欢迎……”欢迎?这是什么说法。上车落座,发现后排坐了四五位抱着长枪短炮的老伯。“呵呵,你们拍照哇?”我无话找话。前排招呼我上车的老伯转过头来:“小伙子一个人出来啊,厉害厉害。”第一句话听得我很荡漾。“小伙子我和司机商量了下,就收你二十元车费吧……”呃,看来我和他们对“搭车”这个词汇的理解有分歧,二十块的车费也是赤裸裸鄙视我狂走一上午的劳动成果。找了个“想下车拍照”的理由,果断下车,继续虐待肩膀膝盖。话说回来,在车上看风景也就是一闪而过,只有行走其中,才能慢慢品味风景的美嘛……花了两个小时到五眼桥,寻个农家乐放下包,去附近的青龙瀑走走。沿着溪谷边的石板路向下游走,一路藤蔓交错怪石嶙峋。雨后的一切很是清新,石头上附生的苔藓翠绿可人,恨不得拽一把回去炒个菜吃。空气也有一股湿润的味道,假想着漂浮的一个个大大的“O2”“O2”被吸进肺里就顿觉畅快。景点里没有一个人,我算是包场游。一路拍照一路闹走到青龙瀑布,瀑布巨大的轰鸣声马上掩盖住了我的叫声。河水在陡崖上汇聚成汹涌的激流,一头扎入十米之下的一潭碧水中,水雾四散。瀑布下这拥有迷人的天蓝色湖水的深潭就是青龙潭,要是夏天到此,想必没有多少人能抵挡住湖水的诱惑而纵身跃入吧。D3 2011年10月28日雨雨雨……早晨起床看窗外都没下雨,马上要出门上山了就又下起来了。幸好今天主打洞内项目,影响不大。今天要去的黑洞神仙洞九连天三个溶洞彼此相隔很近,都分布在半山腰上。溶洞规模都不大,也有些破坏,但对初识溶洞的我来说,第一次钻进黑乎乎的地下世界是很新鲜的体验,而且这几个未经灯光修饰,保留着一些原始和神秘的洞穴也增添了探洞的刺激,每当头灯的光线照亮那些黑暗中奇形怪状的石笋,石钟乳,石幔时,都能体会到发现的乐趣……这里的洞穴沉积物虽然比不上著名溶洞景观,却也算为我上了一堂洞穴入门课。下午,坐车回到荔波县城。雨停了,天空虽然还遍布黑云,但雨后的透彻让人能清晰的望见环绕耸立在县城四围的群山;樟江绕城而过,平静的水面倒映着这座江边小城的休闲气质。傍晚,夜市兴盛,烤鱼、火锅的香味轮番勾引着食欲。可惜独身一人吃锅火锅未免太过奢侈,只能还走进车站旁边那家粉店,抱碗米粉暗自神伤。洗洗睡吧……D42011年10月29日小七孔离荔波县城不远,但小七孔景区的票价却离这大山腹地好远。在中国要分辨一座景区是不是世界遗产地,单从票价上就基本看得出来。老天看在我这次没逃票的面子上,终于让休息了几天的太阳露面了。进大门第一个景点是小七孔古桥——经常出现在杂志媒体上的小七孔志性景观就是它了。顾名思义有七个桥孔的石桥跨在说不清是绿还是蓝的水面之上,桥头一棵老树枝繁叶茂老藤缠绕,泛出些秋天的颜色,确实很入画。这幅画面已经被拍滥了,但既然来了,还是完成任务一样的举起相机,拍下基本雷同的照片,证明到此一游。千姿百态的水是小七孔景区的主,景区的游览公路和步道就沿着山谷里的一带碧水修建,一路跌水瀑布不断。正值周末,加上小七孔名声在外,景区里游客很多,习惯了前几日“包山”“包水”的专场游,现在要面对经常窜入镜头的人头很有些不适应。水上森林,一段有点坡度的溪流中长出的树林,所谓“树在水上,水在林中”,如果用相机慢门拍摄,会出现银白色的丝缎在茂密的林中缠绕穿行的画面。因降雨涨起来的溪水淹没了林中的一些步道,需要脱鞋涉水。难得一次亲近自然地机会让人们兴奋异常,即便深秋的溪水已经冰冷刺脚也愿意在水里多站一会嬉笑拍照。卧龙潭,远远透过树林的缝隙瞥见潭水的颜色就被hold住了。尽管曾经的小水电开发在潭口留下一道人工的堤坝,但这丝毫不影响卧龙潭的惊艳。潭水漫过弧形的石堤,在石壁上摊开成一挂优雅的百褶裙,前几天的降雨让每一道“褶皱”饱满圆润,从容坠落。而百褶裙后面那潭水色更让人词穷,就像兑进去无数瓶“湖蓝”颜料,蓝的失真。鸳鸯湖,光从岸上看,湖水似乎比不过卧龙潭,只有坐船深入,才能体会出它的独特。和码头管理员磨了半天嘴皮子,才同意让我一个人划一条船。划过一片开阔的水面进入湖深处,发现这里面别有一番天地:两岸茂密的植被茂密,水道时宽时窄纵横交错,要不是时常遇见别的游船我都要担心会有迷路的可能。转过几个小岛,几棵大树在镜面一样的湖水中静立,水色随着湖底深浅和光线明暗不断幻化,颇有些魔幻世界的调调。天钟洞,愿爬到半山腰上看溶洞的游客不多,等满十个人才有个讲解员带入洞。洞中游览路线不长,洞中的沉积景观也无非被讲解员包装成大象狮子美女人脸之类。镇洞之宝是一柱浑圆粗壮的石笋,像口大钟稳稳扣在洞厅中央。远远看着石笋和旁边渺小的游客,暗暗感叹时光的力量。回程车上,迷糊中听得前排女声问司机小吃街云云,惊醒,跟着跳下车。遂于同为独自出行的游者搭上话,AA烤鱼杨梅汤,大快朵颐……原来我也是个吃货。D5 2011年10月30日在去往三都县都江镇颠簸的中巴车上,售票大姐得知我要去怎雷村,特地介绍了车上一位回怎雷村的小伙给我认识。小伙是苗族,在浙江打工好几年,普通话说得不错。已经3年没有回过家的他对于家乡的近况也不是太清楚,这次回家是为了过农历十一月里苗家十三年一次的盛大鼓藏节,杀猪,斗牛,跳芦笙……小伙描述的过节场景听的我心神向往。“结婚了吗?”小伙腼腆一笑,指了指车前排。“结了,在前面坐着呢,一个寨的。”“以后准备就呆在城市里还是回来呢……”“恩……回来吧……”他略一沉吟,“老家空气好啊……”小伙笑着转过头,望向窗外河谷里静静流淌的都柳江。 都江镇坐落在都柳江河谷半山腰上,因坡度大,公路在镇上折了好几个“之”字。帮那对小夫妻搬着行李爬上最上一层街道,强烈的民族风一下子扑面而来。正逢镇上赶集,周边村寨的村民都前来“赶场”,晃动着各种花花绿绿民族服饰的街道格外热闹。跟还要在镇上逛街访亲戚的小夫妻告了别,转身去寻找去怎雷的面包车。 我这身冲锋衣和背上的大包在人群中格外扎眼,周围的乡亲们都穿着陌生的服饰说着陌生的语言,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我这异客。尽管我尽力保持微笑以示友好,但心里却因为忽然包围的陌生环境而无所适从,竟有想按“ESC”退出游戏的古怪念头。 不过人们的纯朴热情很快消除了这种不适感。坐上面包车,左边是一位身着水绿色布衣,包着白色头巾的水族妇女;右边挤着苗族老阿婆,黑色油布衣上绣着彩色绣片。乘客们都是怎雷村的,一路上彼此说笑着。我也没受冷落,大家用我能大概听懂的贵州当地话(他们叫“客话”)和我聊天,为我在村中的住宿行程出主意。一旁的老阿婆念叨着农村人衣服太脏,尽管我一再解释,阿婆还是刻意避免她的衣服挨上我的衣服,让我十分过意不去——我这一星期没换的衣服也没干净到哪去啊。 在都江镇的坡顶上就能远远看见怎雷村寨层层叠叠的瓦屋顶了。但望山跑死马,面包车又是下山又是上山绕了40分钟才到村口。“怎雷”水语意为岩脚下的寨子,据寨中老者说已有300多年历史,现为贵州省首批典型民族文化村寨之一。怎雷由上寨,中寨,下寨和排长组成。其中上、中、下三寨依次坐落在半山坡上,主要居住着水、苗两族。从远处看,一片青瓦覆盖的传统民居建筑与青山浑然一体,梯田、林地点缀其间,颇具特色。 沿水泥路走进上寨,经过的一座新修的寨门显露出旅游开发的痕迹。循着一阵新鲜豆腐的香气找到挂着“旅游定点接待户”的韦刚林家住宿,大嫂正在房前做着热气腾腾的豆腐。 韦大哥一家为水族人,儿女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就他们夫妇二人和一位失聪的老父亲。韦大哥带我走上吱嘎作响的木楼梯登至二楼,坐到外廊的“美人靠”上。这里视野开阔,几层梯田之后是中寨错落的屋顶和蒙蒙远山。 韦大哥说门口那块接待牌已经挂了好几年,村里也曾为了发展旅游修整了村中的道路,还搞了座博物馆。但由于怎雷位置太过偏僻,交通不便,近几年除了比较大的节日外,游客都寥寥无几。“我以后想在屋门口的坝子上盖个凉亭,这样可以吸引游客……”他的汉话说的不太流利,但从语气里能听出他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就是不知道这旅游什么时候搞的起来哦……”韦大哥最后叹了口气,无奈的冲我笑笑。旅游业对于地处贵州大山中的穷困山村来说似乎是快速发展经济的有效手段之一。但从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来看,在找到一条解决传统文化保护与村民物质生活改善矛盾的途经之前,旅游开发到底是福是祸,谁也说不清楚。 晚餐是火锅,其实就是“一锅熟”,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最常见的做菜方式——一锅酸汤,放入菜或肉煮着吃,锅上架一铁圈,放上一个小碗盛蘸料用。今天算我有口福,赶上韦大哥今天去赶场买回一条当地人叫“塘角鱼”的大鱼,肉嫩味鲜,和着现做的嫩豆腐,沾上放了一种有奇特味道香草的辣椒,真是美味的原生态酸汤鱼大餐。虽然早闻黔东南人民的酒量,但他家自酿的米酒酒味不重,微甜的味道让我放松了警惕,跟大哥大嫂你一口我一碗的喝了三碗。没想米酒后劲十足,酒劲一上来我就华丽倒下了。D6 2011年10月31日 天蒙蒙亮,怎雷村头的小学校就开始播放音乐,那些熟悉轻快的校园民谣让我在半梦半醒间仿佛穿越回曾经的童年时代。早上起来头不痛心不恶,果然是好酒不上头。怎雷的民居都是清一色的干栏建筑,木柱木墙覆歇山瓦顶(寨中新建的房子首层有开始采用砖混结构的,不仅让建筑更稳固,也起到防火的效果),大部分建筑都被岁月浸上一层深褐色,其中不乏上百年的老房子。民居多为两层,首层养牲口堆放杂物(也有临公路边的人家把首层改作店铺),二层则是起居区域,因此通常看到木楼梯直通二层。楼上一般有一外廊,或悬挑或有柱落地。虽然建筑结构都为干栏式,但寨中各家各户并不局限于统一的形式,如楼梯的位置有的放于侧面直通二层房门,有的置于正面通向外廊;外廊的利用也多样,有当外阳台使用,做栏杆“美人靠”,也有做成晾台挂满玉米,还有的人家把部分外廊围合起来扩大房间面积。穿斗抬梁式木结构的灵活性让人们可根据自家使用、资金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形式。 寨中的建筑都是顺山势而建,基本都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因此形成一个立体的建筑聚落空间:路一侧是架在半坡上得仰望的吊脚楼,而另一侧却只看到下层坡地上建筑的瓦屋顶……穿行其间是一种有趣的空间体验。怎雷村上寨和下寨都是水族人居住,中寨则既有水族又有苗族。单从建筑上其实分辨不出水族和苗族的差别——村中人家造房请的都是同一批木匠师傅。不过晾在窗前屋外的不同的民族服饰就像鲜明的旗帜,让人一下就能分清族别。生活在同一片屋檐下的水苗两族人们并不因为穿着不同的服装而划清界限各自生活。在怎雷村,水族人会说苗话,苗族人会讲水话,既延续各自的传统,也彼此交流尊重,求同存异。走在寨里的小道上,时常能见到这样的场景:苗族妇女和水族妇女一起坐在屋檐下聊天,一边的水族妇女手中缝着水族风格的绣花鞋,另一边的苗族妇女灵活操纵着织布机,织着色彩鲜艳的苗族彩布……走进中寨的一户苗族人家,男主人正在做木工装修自家的房子,他妻子和老妈妈则忙碌着织布绣衣。男主人也姓韦——韦姓是怎雷村的一大姓,看着和我年龄相仿。韦兄告诉我,他们想赶在鼓藏节之前把房子装好,好迎接客人——十三年一次的鼓藏节每家都会来十几桌客人,女人们赶制的新衣服也就是为过节准备的。“那你怎么不穿苗服呢?”我问。我发现村中的男性很少有穿民族服装的。“穿那个太麻烦了,”韦兄笑着指指他老婆正穿着的艳丽的苗服。“她们穿着漂亮,我们是还要干活的,那衣服太容易破了……”我也注意到村中的男性确实很少有穿民族服装的了。“修一栋这样的房子多少钱呢?”我对农村房屋的造价很感兴趣。“六、七万吧……听说城里一个平米要几万块啊……”看来城市住房的高房价已臭名远扬。在城市里,人们倾其所有,像寄居蟹一样得到个小盒子,能不遇到拆迁住个几十年就算不错了。而在像怎雷一样的山村地区,一栋屹立百年的老屋可以居住数代人,破了旧了就在原址修复重建,这不仅是居住文化的沿袭传承,而且是联系整个家族承上启下的纽带,一个家族的根系就在他们热爱的土地上深深扎下来。([]
最新章节:
第521章
佟丽娅晒圣诞美照
(
2024-10-15 22:28:42)
更新时间:
2024-10-15 21:28:55
黄小嘉
写在前面: 你想去印度吗? 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07年的拉萨,一个奶茶馆,当一个藏族人知道我去尼泊尔之后。 哦?印度?当时脑子里有过那么一闪念。 再次听到,是去年在泰国,当时遇到的同伴对印度很向往。,可我还不知道我是否可行。在去年的游记完成之后,查阅了相关的信息,发现,原来是可以的,于是,看游记,做功课,订机票。。。。。。。 真是一次漫长的等待。 今年的十月,当我坐在飞往加尔各达的航班上,对我的同伴说:明明是坐的飞机,怎么却象在坐过山车呢? 当时并不知道,这种情绪几乎贯穿了整个印度,上下起伏着,带着兴奋和不安。 费用:约8600人民币 线路:苏州-上海-吉隆坡-加尔各达-格雅-瓦位纳西-克久拉霍-欧洽-德里-阿格拉-斋普尔-乌代普尔-焦特普尔-伊斯伊梅尔-比卡内尔-阿姆利则-德里-奥兰加巴德-海德拉巴-金奈-默哈伯利布勒姆-金奈-吉隆坡-上海-苏州。 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我已经在加尔各达的机场待了一夜,天刚亮。 初印象是:入境很容易,印度人相当随意,公共场所不太顾及别人。机场不但有持枪的军人,还经常有警犬巡视,但气氛并不紧张。 这是加尔各达的印度博物馆。 加尔各达是印度第二大城市,从机场到背包客聚集区萨德街,我和同伴选择了大巴,这个过程让我见识到很多熟悉的画面,二名男性勾着小手指,拥挤的交通,好喝的CHAI。 找好住处,换好钱,办好手机卡已经是下午了,于是选择了离住处不远的印度博物馆。 这是印度最老的博物馆,第一次体会到外国人的优越性,一进售票处,就被保安领到最前面,本地人都在那里排着队呢,当然,我们的票价是他们的15倍。 这个厅还算吸引我的视线,呈列的都是各时期的石雕。很多地方都是空白,贴着一张纸,让同伴看过才知道,它们去了中国展出,我来到印度看它们,它们却去了我的国家,好微妙。 更微妙的是:我和同伴被要求站在一起拍合影,从去年遇到到今年,印象里从未跟他合过影。那人拍了我俩之后,道了谢转身离开,咦?他要我俩的照片干嘛? 随后又被邀请数次合影,我基本一看就闪,同伴数次牺牲色相。 这个厅还算吸引我的视线,呈列的都是各时期的石雕。很多地方都是空白,贴着一张纸,让同伴看过才知道,它们去了中国展出,我来到印度看它们,它们却去了我的国家,好微妙。 更微妙的是:我和同伴被要求站在一起拍合影,从去年遇到到今年,印象里从未跟他合过影。那人拍了我俩之后,道了谢转身离开,咦?他要我俩的照片干嘛? 随后又被邀请数次合影,我基本一看就闪,同伴数次牺牲色相。 :) 10月17日一早,萨德街。 这红墙和白墙之内就是印度博物馆。 那个水桶里应该装的是他们的饮用水,架在砖上的是做饭的锅。 棚里是睡觉的地方。 那边,早起的人在喝CHAI,从昨天出机场尝过之后,就特别喜欢,我也去喝一杯。 用陶土的杯装了,很环保。 这边喝完,转个街再找地方喝,这个摊很热闹,我也过去和他们坐在一起。 大家相互拍呗。 坐在那里喝着,看着。忽然,坐在边上的小伙子把耳机的一端,插进我的耳朵里,里面传出的是印度歌,是他喜欢的吧。虽然有点惊讶,但我喜欢这样的善意。 今天上午的计划是去特蕾莎修女创办的motherhouse(仁爱之家)做一天的义工,但我们并不认识路。 在不断问路的时候,遇见一个人,表示可以带我们去。 他给我的印象是个拾荒者,他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的名字,家人,和家庭的一些情况,这个场景,在很多游记里都有记载,无非是带路,收取小费。但我印象很深的是二点,一是:他数次为自己的衣冠不整道歉(他的衬衣上有一个不小的划口),二是,在拿到50卢比(人民币5元)之后,他不仅用英语说谢谢,还一直问我的同伴,谢谢的中文怎么说,用中文向我表达了谢意。 仁爱之家总部小小的门口。 若不是那人带领,我们应该是无法在别人出发之前赶到。 以至于,我们都没来得及参观特蕾莎修女陵墓。刚找到一个中国人,就开始了某些“仪式”? 先是唱基督的歌曲,我不会,只能低着头听着,然后是请最后一天做义工的人走出来,唱感恩歌,看着很多人,眼中闪着泪光。 唱罢,分组。那个中国人去的是垂死之家,同样是中国人,自然想去同一个地方,他让我们去修女那里登记,因为我们没有特别说明,所以分派的字条上写着Prem Dan(老人之家,照顾需要长期照料但不垂死的老人)。 领队的是个智利人,每年来加尔各达做一个月义工,已经几年。这一队里有三个东方面孔,来自三个国家:马来西亚,韩国,中国。 在这里服务,男女是分开的,这让我一下慌了神,语言不通该如何是好? 韩国的那个女孩,帮我拿来围裙和手套,指给我放包的地方。当我们进到宿舍的时候,能移动的人已经出去了,床已经搬开,用消毒水拖地,擦床垫,重新把床摆好,铺床单,然后就是去室外帮助向那些老人分发食物。 把分好的食物拿到她们面前,有行动不便的,需要喂食的,要喂她们吃下。在我东张西望想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我被招到一个老人面前,这应该是个中风的病人,她被斜绑在椅子上,看着我,不能说话。 奶茶冲的米花是很烫的,她知道我是新人,虽然看着我每次都先吹凉,但还是用嘴唇试着温度,她坐不直,我们俩都很努力的尽量能一次把一勺的米花吃完,我很紧张,不知道怎么做会更好些。先喂的都是干的部分,最后的那些奶茶是实在不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我向一个老的义工求助,她告诉我应该怎么处理,但很快发现,我根本听不懂,于是她接了过去。 不知不觉到了休息的时间,男性的义工们也都过来坐在一起喝奶茶,大家聊着天。 十几个人中只有二个来自相同的国家,真是个多国的部队,只有我和同伴二人是一天的义工。 这是休息时间,大家坐下喝奶茶,聊天。 休息总是短暂的,下面更加忙碌些。 替老人按MO头部,跟她们一起玩拼图,喂中饭。 送她们回房间的时候,才发现,残疾的人比我想的要多,有些需要坐轮椅,有些是自己坐在地上撑着回去的。 最后一次搀扶一个老人回房间之后,我被另一个老人招手叫到床前。我看看四周,义工只有我一个,我知道她,我们到的时候,她就在跟老的义工打招呼,看着是个性格活泼的人,似乎看不出患有疾病的样子,她叫我干嘛呢? 我走到她的床边,她对我微笑着,捧起我的脸,亲吻我的双颊,双手合十对我说着谢谢。 禁不住,泪流满面。 离开的时候,回望Prem Dan。 回程,因为大家大多都住在萨德周围,所以没有再搭公车回去仁爱之家的总部, 领队帮我们打TUTU直接回到萨德。 在印度,TUTU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这里的TUTU比泰国小很多,因为是固定的线路,领队帮我们谈好价钱(一般对外国人都会开高价),分几批,让我们坐上去。四个大人挤在后面一排,那是绝对无法动弹的,坐在最外面的闻侨(我的同伴)甚至脚都放不进来。 加尔各达拥挤的交通,TUTU的横冲直撞,那一程,真是心惊肉跳。其实一直到离开印度,我坐TUTU的时候都会不安,但必须承认,没有出过意外。 回到旅馆,退房,存包,找地儿吃饭吧。在街上晃着,看见早上一起的那个韩国女孩和昨天误以为我是韩国人的另一个韩国女孩都坐在路边吃饭,禁不住好奇,第二天就吃起了路边摊。另一个韩国的女生,第一次来印度,,哪儿都没去,就待在儿童之家做义工,已经三个月了,说是刚去的时候也是天天都在哭,现在已经习惯了。 下午,去了多利亚纪念堂,明明还在开放的时间,不知为何却不让我们进入,只能离开。 走走晃晃,天色渐晚,今晚就要坐火车离开了。 终于,要见识印度的火车了,传说中经常晚点,不报站名,名字会贴在车门口的火车是什么样的呢? 在印度,火车无疑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历史悠久,网线遍布各处。而它的实名制,也实行近百年。 这一次的印度之行,火车也是做为首选的交通工具。为了在排灯节(印度三大节日之一)前,赶到瓦拉纳西,闻桥在官网上注册,并提前订购了二程火车票。今晚,是我们的第一程。 尽管印度火车站的画面几十次,数百次的出现在我面前,但我到达豪拉火车站之后,还是感到震惊。候车室的地上,坐着,躺着,满满都是人,黑压压的几大片,甚至我们都找不到合适的地方。 上到二楼的AC候车室(印度火车卧铺分为AC1、AC2、AC3、SL四等),外国人的优势再一次得到体现,查票的人数次从我们面前经过,却都跳过(我们的票是SL,不可以进AC的候车室)。 闻侨每隔一段时间,就下楼去看电子屏,回来对我说很奇怪,比我们时间晚的车次都已经公布站台,而我们的班次却迟迟没有信息,问过值班室,说没有问。 再晚些的时候,答案终于揭晓,我们的火车改道了。那对我们有影响吗?问了值班室的结果是无任何影响,但总觉得放心不下,官网上去搜了站名,再搜了公告找出地图对比,我们要去的格雅,被跳过了。。。。。。。 那怎么办?公告是改道五天,延期不可能,唯一的办法是到最近的站点下车,然后转车。所有经济上的损失和下一程的车票,都由我们自行负担。 第一次见识到印度铁道的随意性(提前无任何通知),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期望下一班车票能顺利买到。 上车,找铺,检票(印度火车站,进站是不用查票的,上车后,卧铺车厢会来检票),睡觉。 一晚的辗转,这是第二天早上,停靠的一个小站。 SL车厢,不锁车门,在门口坐了一会,迎着风,把脚伸出门外,感觉很自由。 天亮以后,便躺不住,从上辅下来坐到下辅(印度卧铺车厢没有座位,在我们座位的位置,是二层的边铺)。 车厢里,一直有小贩进出,叫卖着CHAI和各种小吃的东西。旁边边下铺坐着二个印度人,买了带壳的花生,示意要给我吃,推了二次之后,便接过几个,自己剥来吃。我跟他们说,我是中国人,但明显,他们并没有反应,看来是不懂英语。 递了二次之后,看我不好意思一直拿,竟然帮我剥好一把花生仁,再递过来。此后一直继续这个步骤,当然也没少了我的同伴。这是我第二次感受到普通印度人的善意。 晚点三小时之后,到了帕特纳,所幸后面的车票购买十分顺利,但原本只有六小时的车程,延到了十四小时。 格雅并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我们想去的是十公里之外的菩提迦耶。去看一棵树,那棵菩提树。 大菩提寺,高52米,始建于公元前三年,由阿育王建造,后几经修缮,于2002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虽然是清早,但已经有各国的僧人在此念经了。 光脚踩在石板上(进寺庙不能穿鞋),那是相当的凉。 看见一队小和尚,远远的跑过来,感觉上,大部分象是藏族的孩子。(这里有藏寺庙,还有藏人村) 待我转到后面的时候,他们已经列队站好,在唱佛歌,各国信徒们纷纷站在前面合影、布施。 这就是那棵菩提树。 其实这不是那棵的本株,本来的树已经被毁,这株是阿育王时代带去斯里兰卡的分枝,后又从斯里兰卡移回。 树下,是金刚座。 再转过去,这一隅,是藏传佛教的区域,很多僧人,在长叩。 这是在藏区最为长见的场面,所以找了一处空地,坐下想吃点饼干。 刚一坐下,就有狗狗围上来,我知道它们是想要些吃的东西,但它们也不会去抢你手中的东西,只会趴在你的身边,脚塔在你的脚上,非常温顺的样子。 饿了,回去吃饭,正好遇上住在同一旅馆的中国人,叫上一起,这是第一次吃印度式套餐,当时觉得,味道还不错。 其实这里还有各国的很多寺庙,昨天傍晚已经去粗粗转过。 所以,这天的黄昏,还是再去了大菩提寺。 黄昏的大菩提寺,各国的僧侣都以自己的方式在参拜者,但给我的感觉并不太好,似乎各自为营,又似乎有些哗众取宠,总之不是那么纯粹。 那塔下,便是那棵树,真真是枝繁叶茂。 夜了,那一点点的,不是星星,而是--飞虫。 又到了离开的时候,今晚,是第二程火车,还会有变化吗?([]
王秀天
一直以来,我不断的出现在路上,用脚步丈量这梦想的距离!从最近的到最远的。从最东的到最西的。梦想的脚步一次比一次远!西藏,一直是我的梦想,为之我付出了很多,也牺牲了很多!想象这那藏地雪山圣湖,那豪情羞怯情怀,还蛮激动的,也许是此次的目的地是世界之颠的原因吧!挑战,一次比一次有挑战性!这次,我真的是只身一人在路上了!当背着那沉垫垫的登山包走向车站,走进人群,我又激动又紧张--要借宿在青旅,要拼车在路上,要独自享受这一路美景!这一次,要考验我身体能不能行,要考验我够不够机智勇敢,要考验我意志力是否够坚定!这一次,我一定不能让自己失望!因为这是我的梦想…西藏,在路上!8.28北京-西宁8.29西宁市区-塔尔寺:藏传佛教的六大宗主寺之一,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它以藏汉艺术相结合的建筑风格、琳琅满目的法器、千恣百态的佛像和浩瀚的文献藏书,酥油花、壁画、堆锈组合的“艺术三绝”享誉国内外,青海省旅游王牌景点8.30青海湖-拉萨列车上今天差点没来成青海湖,因为一人,又没拼上车,就在我都放弃青海湖的时候,早晨醒来准备去吃早餐时,经过前台看见了一哥们儿说是要租车去青海湖,我那一个高兴啊,回宿舍赶紧收拾背包,坐那等候。经过“天下河水皆向东,唯有此溪向西流”的倒淌河,我们抵达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浩渺的青海湖像一望无际的大海一般,只是天空不作美,一会刮风一会下雨的,还好我备的衣服多。。。湖畔大片整齐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过了季节的油菜地PS:第一次住青旅,上个片片留作纪念哈,青海行YHA,店主服务态度很好,宿舍都是自己套被套,也很干净,有种回归大学宿舍的感觉。(*^__^*) 嘻嘻……8.31西宁-拉萨的列车上传说中的康巴迪有氧列车,外表看似绿皮车,内部可不一般啊,有图有真相还有我24小时吃的一顿餐,好精贵的途中经过可可西里途中经过雪地途中经过雪山途中经过河流途中经过草原-牦牛途中经过车站-措那湖:站在湖边途中观赏的天空、云彩和阳光PS:这晚住在了拉萨有名的青旅-东措,说实话,这个四人间,还没青海行的好呢,估计名气太大了,人太多了,也就一般了,不过蛮喜欢它墙上的涂鸦的,都是一些人才啊看这个布达拉宫,很需要手艺的9.1拉萨市内-大昭寺一大早,我们就去排布宫的预约票了,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话真不假。排完门票去广场拍布宫,这景色,太美了听说这个角度能够拍出最好的布宫哟,只可惜我的相机不是发烧级的药王山广场解放纪念碑布达拉宫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夜晚的布达拉宫广场,少了天安门广场的喧嚣,多了一份天堂的静谧,伴随着青藏高原的曲子,音乐喷泉为这广场增添了一抹欢动的色彩倒影在水中的布达拉宫,像一位羞涩的女子,静谧的矗立在那PS:分享下我们吃过的藏餐:酥油茶是真喝不惯哎,芒康木耳这个不错,哈哈,就是米饭硬了些9.2布达拉宫巍巍高原,屹屹雪城,宏伟的宫殿横空出世,记载着千年的文明的传承,布达拉宫的高度永远让人仰望。布达拉宫被称为“世界屋脊明珠”,它是拉萨乃至青藏高原的志,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伟的宫殿里,收藏着极为丰富的文物和工艺品,同时也珍存着独一无二的雪域文化遗产。在拉萨和藏地的任何角落,人们虔诚叩拜合拢的手掌永远指向她。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伟的宫殿也无限衍伸着藏文化的灿烂,是真正属于世界的遗产,是可以触摸,可以深入,未经粉饰,但真正具有藏族建筑艺术杰出代表的宫堡式建筑群。有时这建筑更像一个神秘的符号,吸引无数人义无反顾地投奔西藏而来。。。PS:分享下我们吃的藏餐厅:多好的环境啊,真心贵啊9.3拉萨3650-曲水-江孜4040-日喀则3950:途径冈巴拉山口4900、羊卓雍错4441、卡若拉冰川、宗山古堡、白居寺经过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有天上圣湖之美誉的羊卓雍湖。藏语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羊卓雍错,湖水如羊脂般清澈,湖水甘甜,可以饮用。湛蓝的湖水与远方的雪山连为一体,加上两岸各色的山脉、极具特色的藏民族村落、遍地的牛羊,一路走来,心旷神怡。触手可及的卡若拉冰川一个小水库----马拉水库,都可以蓝成这样PS:日喀则限速40公里/小时,老让我们在路边等,看风景晚上入住的丹增旅社,还是一家蛮特色的旅社对面就是古旧的小布达拉宫9.4日喀则3950-拉孜-定日4300-珠峰大本营5200:途径嘉措拉山5248、乌拉山口5210翻越5248米的嘉措拉山这犹如肠子般的道路,真不是一般师傅能开的了的,要技术滴,还要车子滴。。。后驱车前往巍峨壮丽,气势磅礴,蜿蜒千里的喜马拉雅山脉,向地球之颠挺进 PS借宿在珠峰大本营1号营地,这高的海拔,天真的很冷啊夜里黑漆吗乌的一片,我们竟然还有个哥们儿去拍夜珠峰去了,太敬业了,我不得不上几张片片9.5珠峰大本营5200-日喀则3950:日照金山、绒布寺5100、绒布冰川、绒布河、扎什伦布寺不得不说,我们真的是一群幸运的孩子,在西藏这么多天没下雨,而且该看到的风景一览无余,连珠峰都这么给力,一大早露出了金色的笑脸,我拿什么感谢你啊,珠峰!绒布河是由珠峰北坡的三大冰川——东绒布冰川、中绒布冰川、西绒布冰川部分泉水汇集而成的冰水河流。当今世界上保存和发育完好的绒布冰川(平均宽1.4公里,平均厚120米,最厚处在300米以上,有高达数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阱的明暗冰裂隙,是一个险象环生的冰崩雪崩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西藏红教寺庙绒布寺5100。当群峰还在晕睡,珠峰已披上女神华服般洵丽夺目的朝霞,伴着珠穆朗玛峰升起的第一缕霞光穿行在巍峨壮丽、气势磅礴、蜿蜒千里的喜马拉雅山脉,在荒芜和寂静中翻越海拔5200米的加乌拉山。远方除了为首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以外,周围横亘着尚有拉布吉康峰(海拔7367)、卓奥友峰(海拔8201)、洛子峰(海拔8516)、马卡鲁(海拔8463)等白雪皑皑的世界顶级峰群,眺望雄壮肃穆的希夏邦马峰(海拔8012),一个唯一全境都在中国境内的海拔八千米以上世界顶级山峰。。巅峰之旅结束返回日喀则途中,途观片片田地观班禅大师灵魂安息地、黄教六大寺之一的扎什伦布寺:历经近五个多世纪风雨的扎什伦布寺,依然以它恢宏的气势,绚丽的色彩、神圣而庄严的殿宇耸立于日喀则市西面的尼玛山上9.6日喀则3950-拉萨3650,沿途欣赏后藏大漠景色 途经发源于喜玛拉雅山北坡的雅鲁藏布江流域,千百年来,江水奔腾不息,流过大半个西藏高原,一路上劈山跨涧,坡势愈发陡峻,景色更为壮观.PS今天,我们一起相处了4天的8人这张最齐(广东刘Sir,陕西红雷哥哥,陕西赵大叔,浙江黄磊弟弟,安徽邓超,ME,安徽朱小姐,新疆萧萧)在明天就要分道扬镳了,回家的、继续前行的即将各奔东西,晚上嗨皮了下下9.7拉萨-纳木错4718-拉萨:沿途观赏藏北大草原、青藏公路、圣火采集点,翻越那根拉山、游览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纳木措,远观“光明之神”念青唐古拉山。PS:八角街闲逛中川藏8天之旅开始:著名的G318,中国最美的风景线川藏线,沿途有翻不完的山,淌不完的水,以及沼泽、冻土区、地震区、碎石塌方区、原始森林和大冰川。一路上景观千变万化:有高山峡谷,有一望无际的草原,有雪山草甸,还有沿途随见的经幡、玛尼石、藏寺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风,充满了刺激,充满了魅力,旅途虽然艰辛,但一路风景壮丽,是旅游探险爱好者和摄影师的极乐所在。这一次,我选择的是中国最美的风景线----川藏南线! 9.8拉萨—68km—墨竹工卡—206km—工布江达—127km—八一—19km—林芝—70km—鲁朗主要景点:追龙藏布大峡谷, 原始森林, 雪山冰川, 易贡藏布,追龙藏布与易贡藏布交汇后、就是藏区仅次于雅鲁藏布的第二条大河“帕隆藏布”, 鲁朗林海观景台, 色季拉山(4650m), 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汇合处,巨柏树。早起从圣城拉萨出发,途经工布江达县,沿拉萨河谷行驶,翻越第一座雪山——米拉山到达墨竹工卡。再沿途出发欣赏尼洋河风光,传说尼洋河是“神女的眼泪”汇聚而成的,水色清幽明澈,绿波见底。然后前往尼洋河,它是一条非常美丽的河,它是雅鲁藏布江的一条支流。藏语称河为“曲”,称湖为“错”。尼洋河,藏人叫它尼洋曲。而“拉康”是宫殿的意思。([]
黄平乐
《寻找贡嘎最佳摄影点的八天七夜》[一] 既然无法逃脱,那就让我们走得更近一点!很多年以前,我第一次走在川西的大地上。新都桥傍晚的暮色中,我回头东望,赫然一排闪着银光的雪山漂浮在空中。我仍然记得,那时我恍惚的神情。后来,有人说,那就是贡嘎。那一年,是2007年。此后的每一年,那漂浮的雪山就一直萦绕着我。2008 年夏天的高尔寺垭口,我终于第一次把贡嘎的群山摄入了我的镜头。我清晰地记得,2008年夏天的早晨,高尔寺山垭口的晨雾中,远处那刺破苍穹的群峰。那一年,我知道,这就是贡嘎。2009年的夏天,川藏南线上留下了我十五天的足迹。这一年,我到了黑石山,找到了《中国国家地理》上那经典的贡嘎群山的摄影位置。《中国国家地理》的摄影师们给这里起了个神秘的名字:贡嘎黑石城。那一天,我也把云雾中的贡嘎群山收入了我的镜头。也就是在这一年,我对自己说:我要穿越贡嘎。也是在2009年,秋天。一次公差的机会让我重返了川西,我再一次来到了海螺沟,终于看到了蓝天下一览无余的贡嘎。可是,我至今仍然不知道,海螺沟冰川上的雪山是不是就是贡嘎的主峰?(查过一些资料,有说是,有说不是,希望8264上的高人给我一个明确的答案。)虽然在海螺沟看到的贡嘎是迄今为止我看到的最坦露的贡嘎,可我心不甘,毕竟那是海螺沟。2010年,我走了阿里大环线,贡嘎又一次留在了身后。记得在阿里的路上,我对我的朋友说:下一站是贡嘎。时间到了2011年,我却又一次把我一年中的唯一休假给了甘青川大环线,完成了我五年藏地的全部计划。可贡嘎,还是又一次虚无漂渺地漂浮在空中,漂浮在我的心头。所幸的是,2011年的十月金秋,在我甘青川大环线回来的三个月后,一个突然而至的机会完成了我多年的夙愿:拥抱贡嘎!五年以来,无论是在新都桥的暮色中,还是在塔公的草原;无论是在高尔寺山的垭口,还是在去居里寺的路上;无论是在二郎山的大渡河边,还是盘桓在剪子弯山;无论是在子梅垭口,还是在玉龙溪的泉华滩;145座5000米以上的雪峰簇拥着的贡嘎主峰,总会在你不经意间突然闯入你的视野。那种君临天下的气概,即便在几百公里之外,你都无法逃脱。既然是无法逃脱,那就让我们走得更近一点! [二] 贡嘎的最佳摄影点既然是无法逃脱,那就让我们走得更近一点!一直以来,磨房上墨汁的经典贡嘎让一批批的驴友朝圣般地走向贡嘎,我也不例外。但我更欣赏《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们的严谨,那一幅幅精美的照片和照片背后的故事促使我在金秋的十月背起了行囊。我要找寻他们的足迹。八天七夜的时间里,我列了个单子,妄想把贡嘎的最佳摄影点一网打尽。贡嘎的最佳摄影点:1、子梅垭口2、子梅垭口去子梅村的盘山路上3、贡嘎寺4、泉华滩5、玉龙溪垭口(雅哈垭口)6、黑石山7、高尔寺山垭口8、牛背山而这其中,黑石山和高尔寺山垭口拍摄的贡嘎群峰已收录在了我2009年的镜头中;牛背山虽然在近几年让许多摄友蜂拥而至,但毕竟云雾莫测又远距离于主峰,我不想让有限的时间白白浪费,所以,这次的行程,我选择了前面五个摄影点。[三] 八天七夜的行程设计尽管是十月,一个欣赏川西秋色和贡嘎主峰美好的季节,但出发前的天气让我们忐忑不安,八天七夜的天气预报上尽是一个个阴沉的脸,这让我们的脸也一路阴沉沉的。为了确保能看到主峰,在行程的设计上,我们是三过子梅垭口,并且在子梅垭口下山后,走玉龙溪到甲根坝,这样的好处就是在几天的行走日子里,贡嘎主峰会一直跟随着我们。行程:D1新都桥D2新都桥—九龙D3九龙—伍须海—日鲁库草原—上木居—子梅垭口—上木居(一过子梅垭口看傍晚日照金山)D4上木居—子梅垭口—上子梅村—贡嘎寺(贡嘎主峰山脚)—上子梅村—子梅垭口—玉龙溪(早晨二过子梅垭口,傍晚三过子梅垭口)D5玉龙溪—泉华滩—玉龙溪垭口(雅哈垭口)—新都桥—康定D6康定—木格措—黄龙溪古镇D7黄龙溪古镇—成都D8成都宽窄子巷在以上的行程中,三过子梅垭口让我们终于看到了贡嘎那君临天下的气概和浩瀚的云海;而在泉华滩,我们找到了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拍摄并入选《中国国家地理 选美中国》贡嘎群峰的相片的位置,复制了一张几乎相同的相片。如果有人问我,八天七夜的日子里,哪些景色留下了最美的记忆?毫无疑问,那就是一路相随的贡嘎,尤其是在子梅垭口和垭口去上子梅村的盘山路上的贡嘎主峰以及泉华滩上拍摄的贡嘎群峰。当然,除了贡嘎,留给我们美好印象的还有在新都桥遇到的川西今年的第一场暴雪、伍须海的惊艳和新都桥甲根坝的秋色。。。而我们的故事,还得从第一晚新都桥不期而至的暴雪说起。。。 [四]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埋藏在川西的秋天里故事暂且不表,先上几张沿途的PP解解馋。其实,到了新都桥的第一个晚上,川西下了一场暴雪,这也是川西今年的第一场大雪。这场暴雪是我们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最深处居然有50CM厚度。当时,我们都傻眼了,我们甚至害怕被困在新都桥,甚至萌发了改变行程的想法,因为我们不确定我们的越野车是否能安全地抵达贡嘎。所幸我们坚持了下来,而随后的一路美景让我们语无伦次:川西的秋色掩映在冬雪之中,片片金色映衬着雪白的世界;而雪后的贡嘎是那么纯净,天是那么湛蓝。感谢川西的暴雪,让我们在秋天的季节里看到了冬天的景致,看到了雪后的蜀山之王。当然,随之得出的结论就是:草人,人品真好!在一路的美景中,同行的耗子情不自禁地高歌: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埋在春天里!高反,让我这兄弟已分不清是春天还是秋天了。可是,这是秋天还是冬天呢?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如果有一天,我老去,请把我埋藏在川西,那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子梅垭口仰望贡嘎主峰子梅垭口到上子梅村的盘山路上的马帮和贡嘎主峰旗云、主峰和牦牛 旗云和主峰夕照下的贡嘎云海泉华滩——复制了一张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拍摄的贡嘎群峰伍须海——惊艳的秋雾 伍须海—秋天的色彩伍须海—雾松伍须海的松萝伍须海—秋天的邀请 甲根坝的冬雪世界 楼上的二位大姐大。到底是谁不带谁去啊?西湖的甘青川与我们同一时间却与我们背道而驰,之后又悠哉悠哉去了微笑的柬埔寨;茗禅在我们去甘青川时又一次冒充强驴穿越莲花湖到了贡嘎;抛下吾等三只懒驴,只好乖乖地不拖大姐大们的后腿孤独地在贡嘎自恋一番。还有楼上的本色兄,阿里回来之后,老是想起他那机关枪一样的声音:ISO200,光圈11,暴光减一档。。。估计玛多的惊魂不能让他停止继续前进的脚步。最可气的是成都那二妮子,在康定时,我和达华给她们打电话想让她俩赏给我们一杯成都的功夫茶以庆祝我们胜利穿越贡嘎,没想到她们却跑到九寨去了,害得我们只能在双流独自彷徨,达华甚至忧伤地唱起了:“哥哥找妹泪花流,不见阿妹心忧愁;一路一回头,只好流浪到双流;到了阿妹家门口,阿妹却在九寨沟”。沙德途中朋布西朋布西九龙秋色鸡丑山下人家,让我想起了亚丁和雨崩。日鲁库草原的水 云海光影中的达华贡嘎云海 藏族人家—拍摄于玉龙溪藏族妇女—拍摄于玉龙溪 泉华滩—拍摄贡嘎群峰的绝佳之处贡嘎寺。贡嘎寺是欣赏贡嘎主峰的最佳位置,可惜云雾遮掩。冰河的前端就是主峰的山脚,也是登山大本营。玉龙溪雅哈垭口的贡嘎 甲根坝的秋天新都桥—秋天的请柬 瓦泽—秋天的倒影 瓦泽—秋天的张力折多山木格措
郭常群
旅行,之于我,是一种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再次背上行囊,离开熟悉的大都市,只身一人来到让我热爱不已的四川,来对一直没机会去看看的阿坝州、甘孜州等地做一次探索。一个月,从秋走到冬,再从冬走到秋,收获的不仅仅在相机镜头里,还在心里,有暖暖的情谊和让人珍藏的友情……这种感觉,在回到家整理照片和游记的时候尤为浓烈,在收到朋友短信问候的时候尤为温暖,在网上交换照片的时候尤为欣慰,在掩上电脑回忆时候尤为感怀……四川,我还会再来的!路线介绍:出门基本没计划过,脑子里只想过九寨、德格两个地方,为了把这两个地方串起来,于是:成都-九寨-黄龙-松潘-汶川-桃坪羌寨-理县-毕棚沟-米亚罗-马尔康-丹巴-甘孜-德格-甘孜-新都桥-康定-泸定-磨西-西昌-泸沽湖-西昌-雅安-峨眉-双流第一站:九寨从成都开往九寨的车,早上8点开到晚上5点。当时怨声载道,不过整个月走下来,这条路还算较好的路了。由于5.12地震后对从汶川、茂县、松潘进九寨的路影响很大,这段路一直在修,导致进九寨的路采取“单进双出”的限制措施,不仅是这个方向,从绵阳、平武进九寨也是限制的。每天从成都新南门车站开往九寨方向的车有四班,其中最后一班8点钟的是加班车。前一晚到达成都已经6点多,买票的时候已经是最后几个座位了。高昂的票价让我咋舌不已,170大元。以前导游书上说,120元左右的,看来真是物价飞涨啊然而,进九寨的一瞬,会让你觉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因为九寨,真的是一个让任何形容词都失色的童话世界令人无比意外的是,今年冬天来得早,九寨秋叶正灿烂的时候,已经下了第一场雪。最高点则查洼沟的长海和日则沟的原始森林已经完全是银装素裹的世界。第一天和前一日在青旅认识的三个朋友一起进沟,到树正寨下来放下行李。早上7点多,有人没有几个,坐上景区巴士人也空空落落。树正寨似乎也才苏醒过来,在丹果(音)家住下,就急匆匆地赶往长海。天上正飘雨,感到有点小郁闷。前面几天可正是晴天呢。哎,运气不好。匆匆走过树正群海,在老虎海乘车点坐上网长海方向的车。一路上绚烂的秋叶、变黄的松树、前几日降霜后雪白的高山针叶林层层叠叠,层次感分明。随着海拔渐高,在下季节海的转弯处,彩色渐退,过渡至银色。窗外开始淅淅沥沥的小雨,逐渐变成飘雪。雪花打着弯向车窗铺来,虽然冷,我们还是情不自禁地拉开窗门,让雪点打在脸上。从下季节海到上季节海的路上,经过一片挺长的松树林,雪积得不厚,恰到好处地压在绿色的松枝上,让整片林子一层白一层绿,煞是沉静。上季节海面前,周遭的山体已经全然是白色,海子在天色、林子颜色的映衬下,完全是一片宁静的白,水面上飘起的一阵雾气,轻柔炫目。顺便说一下,上下季节海是不停车的,只能从车窗往外观赏终于,接驳车停在长海面前。一个观景台让长海的容颜一览无余。游人兴奋地在海子边拍照,但大家似乎都没有大声喧哗,不愿破坏这恬静的景色。初到长海,正逢第一层雾气在日渐温度的作用下飘起来,海子周围的山显露出来,雾气一层一层,把山体也隔成一层一层,浓淡相宜的山和雾在镜头中营造出仙境一般的感觉。美总是和爱美之人做时间赛跑,清晰的山湖海转瞬即逝,雾气再次聚拢在山体上,除了海子的表面,白茫茫的一片,似乎连自己都成了雾中的一份子。从观景台的右手边下行可到达长海水面上的栈道,和海子如此贴近,水中孤岛落满白雪,清晰地倒影在水面上。前方树林时隐时现,一会儿让水面呈现出海市蜃楼般美丽,一会儿水面又呈现出纯净的白,没有言语词汇能够形容这样的景色,唯有在岸边静静地欣赏。冬景很耐看,一种冷静冷峻的美虽然只有黑白,却让人总想往深处探寻也许大多数人都是冲着九寨之秋来的,没想到轻而易举地同时拥有了两个季节的感觉。秋,就像少女的眼神,含情脉脉,灼热斑斓;而冬,就好似深谙世事却风韵不减的少妇,平静地诉说着故事,让人回味。长海看台往左手边有个栈道可以下到海子的边上,这里更能看到海子的精华我们下到栈道时,游客很少,大多聚集在观景台附近。整条栈道上脚印也没有几个,此处雪厚,把自己的脚印印上去,特别清晰。一路可以走到贴近山边的镜头,倒下来的木头上也覆盖着一层雪,这是才意识到自己是走进原始森林了。和朋友在栈道上拍了很久,搞怪出各种动作,都不愿离去。来了三个兵哥哥,虽然严肃,但看上去年纪很小,让我们都觉得他们是乘巡逻之机娱乐一番。他们自己滚个大雪球,大起雪仗来。我们就上去拉他们拍照,他们立刻又做出一副严肃的样子,很有意思。最终,一个大概是年纪最小的被我们扣下来拍照,照片上我们笑得好灿烂,他却有点尴尬,很有意思呢。 离开长海,沿着栈道去五彩池。栈道不长,但走的很慢,一是路上不停地发现拍摄点,大家停下来拍个不停,二是前面一天下雪,栈道结冰了,一个姐姐的鞋子很滑,走起来小心翼翼。景区工作人员虽然已经不停地铲雪,但树上融雪掉下来,还是很快地在地面结冰。一路上可拍的点很多,虽然只有黑色和白色,即树木枝干和雪,但此景能出些音调分明的片子。很多爱好者架着脚架,在此耐心选景,冷对他们早已不是问。他们亮丽的衣服颜色,在冰天雪地中反而成为亮点,成为景色的一部分。五彩池,开始我以为是五个色彩各异的池子,原来是一个能呈现出五种颜色的池。当然了,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已经率先进入冬季,五花山的色彩已经褪去,五彩池自然也不能呈现出五种颜色了。不过,这纯净的蓝色却不受天气的影响,即便在这样的天气,依然蓝得深邃。短短的一段栈道,我们走过就用了一个小时,因为一步一景,可拍的太多了。有的拍湖水,有的拍叶子,有的拍远山,有的拍水里的枯木。岸边还堆了一个雪人,广东姐姐把黄色围巾放上去,好漂亮,顿时成为一个新景点,我们拍好,在排队等拍照的人就请求他们不要取走围巾。冬雪覆盖下的五彩池有种透彻的美感,蓝色的睡眠静静地倒影着银装的山和松树,很淡雅的美快出五花海栈道时,天突然放晴,感受到太阳光温暖的一刹那,似乎整个五彩池也活跃起来。周围树林上的雪反射出的光,水面反射出星辉般的光,交汇在一起,我们霸占了栈道的一个绝好拍摄角落,很久不愿离去。游客真不少,我们缓慢地 向前挪动,不是走不过去,而是舍不得走从五彩池下来的坐车点,往下走几步,就是上季节海了,远远地看一眼,也是很好的享受。远处有一片工地,似乎在建房子,也许以后,上季节海也会成为一个停留点的。原来以为则查洼沟这边两个点很快就看完了,没想到从五彩池出来已经下午1点了。坐车回到诺日朗中心站,匆匆吃过午饭,几乎就是把食物拿出来胡乱往嘴里塞进去,就马上搭车向日则沟方向去。坐在右手边,一路是看不完的海子,不绝于耳的赞叹声。在诺日朗中心站稍作休息后,来到了日则沟尽头的原始森林。从上往下,是整个九寨沟的精华所在。这只是原始森林最靠外的一部分,所谓的“深山老林”还在更远处。在林子里,感到格外的静,人的说话声会被树叶吸收似地,隔一段距离,都听不清楚了。从原始森林下栈道走,经过芳草海和天鹅海,相对于五花海等景点,这里游客相对稀少。栈道隐在山林一侧,茂密的水草掩盖了海子,仅留出一条细细的水道让海子流淌过。天鹅海上有很多草甸子,说是雪足够厚覆盖着草甸子,就好像天鹅绒一般细腻。这两天的雪尚不足以完全覆盖草甸,略有遗憾。天鹅海虽然有白色天鹅羽翼的装点,但绿草青青还是很舒服的色彩重新上车过箭竹海,此海子得名源于此处生长的是熊猫爱吃的箭竹,据导游说,97年竹子大面积开花过,现在这片海子,完全是新生长的。往下不远就是熊猫海了,这个海子是冬天唯一结冰的海,但没明白为什么,位于3000多米的长海难道不结冰么?熊猫海栈道往里走,可看见完美的远山倒影,这里似乎比镜海还要平静,山的轮廓和树的形状都非常清晰。水面很宽阔,不时地飘起一层水雾,和远山上的起雾相得益彰,把大景观分割成一段一段,层次分明。熊猫海边有些意外收获,看到两个野鸭很自在地在梳理羽毛周围立刻聚集了拍摄的人不过它们完全没有被打扰的感觉接下来,就是最著名的九寨招牌景点五花海了,下五花海有两条路,一条是走熊猫海到五花海栈道,可以看见熊猫海瀑布,为九寨落差最大的叠瀑;另一条是沿着车行公路向下走,可以一观五花海如孔雀开屏般的全景,因这俯瞰的效果,五花海又名孔雀海。([]
邓翰辰
我之萌生去尼泊尔的想法,源于2010年的走阿里环线的路上。回来后就开始埋头查找资料、做攻略、约伴、订出行计划……。找了N个理由,说服自己把尼泊尔列入了优先考虑的长线旅游目的地。到2011年9月2日拟定中的出发日期来临,却没能如愿拿到车票,晕!于是当机立断,比照之前不多、天使预定的5号飞拉萨机票的大体时间,我们也订下了三张9月5日经重庆中转飞拉萨的机票,打算从陆路进入尼泊尔。尘埃落定,尼泊尔:我终于可以成行了!我们的行程D1.长沙(飞机)---重庆---拉萨D2-- D3. 拉萨(尼泊尔驻拉萨领事馆申请证)D4.拉萨(包车)---樟木D5.樟木(包车)---加德满都D6.加德满都(大巴)---博卡拉D7.博卡拉(包车)-- Nayapool(徒步)---UllereD8.Ullere(徒步)---GhorepantD9.Ghorepant(徒步)---Poonhill--- Ghorepant---GhandrukD10. Ghandruk(徒步)--- Nayapool(大巴)---博卡拉D11. 博卡拉停留D12. 博卡拉(小飞机)---加德满都D13—D16. 加都停留(包括加都谷地三古都:加德满都、帕坦、巴德岗)D17. 加德满都(包车)---樟木(包车)---拉萨D18—D20. 拉萨停留D21—D23. 拉萨(火车)---长沙 一、长驱直入尼泊尔 芳姐的临时加入,使得最后由不多、天使、芳姐、康贝莎、葬沙和笔者等六人组成的小分队分别于5号和7号搭乘三个不同的航班先后抵达拉萨。有幸得到在拉萨工作的湖南老乡小周等人的热情接待,让我们有了平生第一次身披洁白哈达的殊荣,安排的住宿地又恰巧就在罗布林卡附近,离尼泊尔驻拉萨领事馆步行仅5分钟的距离,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尼泊尔的证相对比较容易和简单,这一点最是可爱:不用预约,头天上午填好表,一并交上护照及相应的费用(15天行程175元,30天行程280元),第二天下午一般就可以顺利拿到证。于是乎,我们6号上午排一次长长的队交上了护照,7号下午又排一次长长的队取回了护照。 尽管领事馆要求交证取证都必须本人亲历亲为,但因为芳姐要7号下午才能到达,为了不影响既定的行程,我们按在领事馆前排队时道听途说得来的方法,稍微灵活运作了一下,这样六个人的护照同一天都好了,看来有一句话确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有的外国人长得都是一个样! 接下来就是找车。领事馆门前聚集着三三两两揽客去樟木的掮客,我们在排队等待取证的时候本已以300元一人初步定了个车,但当我们取证后再电话联系准备敲定出发时间的时候,居然被放了鸽子。呵呵,还来得及重新找车。这次以400元一人定下了一台车,然而到了晚上,又被要求加价到450元一人。退而让之,只得应允,一切固然当以明天能再出发为大局! 9月8日早七点,藏族司机边巴的华晨金杯商务车带上我们六个人及六个大包还有若干小包离开拉萨,前往国道318的终端樟木。还是这熟悉的道路,路况比较去年又好了不少,不过因为限速,我们的车开得并不快,经过14小时近800公里的奔波,晚上9;15分我们到达樟木。利用吃饭的当口,每人按自己的需要,以112.73的汇率换了至少3000人民币的尼泊尔卢比,至此,看来一切都准备妥当了。 晚上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大雨,溪流无休止的哗哗声夹着雨滴或急或缓的淅沥声构成了美妙的和弦音。待至天明雨已消停,但见被参天古木包围着的樟木小镇让轻薄的白云随意缭绕,潮湿的空气中飘忽着不知名植物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一切都如此和谐,但很快,窄小街道的宁静开始被早起游客的脚步声快门声还有惊叹声打破…… 早九点,约好的小巴以每人10元的价格拉我们下到了山下的口岸,等候过境的游客已在自觉排队,妙的是在出境大厅待检的过程中,我们就被尼方揽客去加都的掮客盯上,也好,省得过境后再临时去找车,很快我们按6个人共4000卢比谈妥了价格。好在出境的国人手续相对简单,不用填表但验证却是非常严格的,开包检查那是必须的!经过友谊桥进入尼方口岸,在闹哄哄的矮小入境办公房内又是一番折腾,然而应该说是非常顺利的,并没遭受传说中的尼方海关人员的刁难和勒索,于是在北京时间1130分,我们一行登上了印度产的TATA小面包车,开始了13天尼泊尔的奇妙旅程。 因为证,首先得在拉萨停留两天,近在咫尺的罗布林卡广场美景当然不会错过又一次行走在熟悉的国道318上,看看这云像什么?丰收的景色路边的格桑花开得真旺站在5248米海拔的嘉措拉山口,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喜马拉雅的群峰2 g" 一路的艰辛顷刻化为过眼烟云先给自己秀一把一处废墟在阳光下展示它历经沧桑的落寞的美!& 藏羚羊在它们世世代代的家园自由自在地生活半山腰上的樟木小镇一早下到口岸,排队等待过境期待的兴奋挂在脸上顺利进入尼境,和一名尼方海关官员同挤在去加德满都的TATA车副驾驶座上很快,他们成了我们的第一批尼泊尔朋友!这拉风的镜头在国内可难得一见 二、穿越安娜普尔娜的苦与乐 尼泊尔有上百条行山路线,而Annapurna Base Camp 安娜普尔娜大本营(简称ABC)是尼泊尔最时尚的行山线路。这种百分百成熟的徒步线路根本无需攻略和向导,主干线上想要故意迷路也是很困难的。山上遍布旅馆和各类服务设施,甚至还有温泉池,非常舒适安全,还颇有些小资情调。根据所做的功课,为此,我的计划是选择8天徒步安娜普尔娜大环线。 然而到达博卡拉后,不多和天使立马被那里的湖光山色迷住,于是选择了在博卡拉发呆,剩下的四个人多倾向于4天的安娜普尔娜小环线,加上来自北京的老岳和小卢,徒步行山还是六个人。办理登山证环保证、请背夫、包车,所有事务都委托给了燕巢旅舍的女老板燕子,多花了点银子而省了东跑西颠的劳顿和大把的时间。 根据燕子的建议,我们四天的徒步行山安排是: D1.从博卡拉包车至徒步起点Nayapool后,按顺时针方向,上升近千米,徒步到Ullere(海拔1960米); D2.从Ullere徒步至Ghorepant(海拔2860米); D3。从Ghorapant徒步至Poonhill(海拔3210米),然后返回Ghorapant,再下到Ghandruk(海拔1940米); D4.从Ghandyuk徒步至起点Nayapool再乘车返回博卡拉。1.徒步第一天 显而易见,第一天和第三天的路途较远任务将比较艰巨。登山证环保证到手已经是加都时间上午11;00,出发! 从博卡拉到徒步起点Nayapool约一小时车程。进山之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将处于一个没有任何机动车、完全原生态和相对开放的世界。 在经过了几个小村庄后,从缓坡、泥石流滑坡路段,到较陡的山坡、以及据称有3000级台阶的山岗,随着体能的逐步消耗,徒步的强度也越来越大。背负的相机包虽然只有10几斤,却感觉拉着我直往后坠。当太阳西下的时候,我们离营地仍有需步步登高的约两小时距离! 晚归的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和着草丛中的虫鸣为我们鼓劲加油,无奈大腿以下一阵疼痛一阵麻木,大有不听指挥无法支撑自己的驱体之势,只得一次次停下来休息,想方设法补充能量,咬紧牙关挪步前行。 就在此时,安娜普尔娜山区最大最圆最美最亮的一轮明月如同小太阳般从身后的山脊上跳了出来,亮晃晃地刺人眼球,月光像水银一样洒在树上,洒在地上,洒在我们身上,照亮了我们前行的石阶山路。呵呵,今天是中国的农历八月十四,明天就是中秋节了呢! “燕子答应给我们一个杭州月饼大家分了吃的,可惜走的时候都忘了。”不知谁说了一句。 “明天我们买一只真正的走地鸡自己做了吃吧!”马上有人提议。 或许是明天那只不知还在何方的美味走地鸡刺激我的味觉神经的同时,也给我提前带来了能量,我们互相提醒催促,加快步伐,在体能透支,几近虚脱之时,晚830分,我们到达了Ullere。和中国西藏、印度、不丹一样,尼泊尔也是一个生殖崇拜的国家。幸福的一家兄和弟如果你懂尼泊尔语,加入这聊天的行列一定很有趣看来山里人的头\颈部都是相当有耐力的丰收的另一景象徒步第一天的暑热难耐!([]
朱诗涵
十一假期也结束了,从法国回来也办个多月了,还是没办法把这次旅行用文字记录下来,可能是本人比较懒惰吧,在此先立个帖子,没准儿是个大坑!还很有可能太监了,哈哈,大家不要骂人,首先还是要感谢一下这次的主办方Lafuma中国的大力赞助,还有这次为我们投票的8264论坛的兄弟姐妹们,是你们的支持让我们得以实现这个户外梦想——法国勃朗峰攀登之旅!!!先发两张照片本次活动全体队员的全家福第一座训练山——TETE BLANCHE ,海拔3429本次活动行程安排:9月13日:北京——阿布扎比——日内瓦——霞穆尼(BUS)9月14日:适应训练:到高山木屋(海拔)9月15日:适应训练:装备使用、冰川行走、攀登TETE BLANCHE(3429M)瑞士境内9月16日:适应训练:9月17日:返回霞慕尼休整(购物)9月18日:继续休整等待天气9月19日:攀登勃朗峰:乘坐小火车到达海拔2372米小火车站,攀登至古顿木屋(3817M)9月20日:古顿木屋(3817M)——勃朗峰登顶(4810M)——小火车站(2372M)——霞慕尼9月21日:退税\返程一、一路辗转、初到霞穆尼本次我们所乘坐的飞机为阿联酋阿提扎德航空公司的航班,经阿联酋第一大酋长国首府也是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转机前往日内瓦。说到阿联酋大家可能一下子就会想到的是迪拜,帆船酒店、迪拜塔、豪车、海岸等等;其实,阿联酋的全称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简称阿联酋,阿布扎比酋长国是阿联酋第一大酋长国,阿布扎比是阿联酋的首都,同时也是阿布扎比酋长国的首府。阿布扎比的机场设施很完善,有很多国际大牌的奢侈品店,有免费的wifi网络,就是网速不快,还不太容易链接。我们在阿布扎比机场停留大概两小时,登上飞机继续前进,两段飞机上的餐点都还比较丰富,在飞往日内瓦的途中,机上的服务人员知道我们俩是来度蜜月的,还特意为我们制作了蜜月甜点和法国香槟。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我们于当地时间14:35分到达瑞士日内瓦国际机场,取行李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大家的行李都取完了,只有摄影之友杂志“梓朕”的行李箱没有出现,后来到海关查询才知道行李被开箱检查了,因为他的装备实是太高端大气上档次了吧,有间谍或者特工的嫌疑,后面我会慢慢向大家介绍梓朕哥的秘密武器,一个乐观向上的画家、摄影师、媒体人,一路上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笑。到机场迎接我们的是法国Lafuma和Petzl(攀索)的技术顾问;约运动员:Aymeric,一个从10岁就开始登山的牛人,也是我们本次“Lafuma叶伴我行勃朗峰”的总教练。从机场乘坐ALPYBUS旅游公司的BUS前往法国霞穆尼小镇,BUS司机是位漂亮的法国女士,路况很好,100公里的路程只需短短的一个小时时间。封闭式的高速公路修建在宽敞的山谷之中,蓝天白云、绿草如茵,半山腰散落着各式各样的砖木结构的房子,靠近公路旁的房子基本都有一大片田地,像一个个小小的农场一样,时不时头上还能看到几个滑翔伞从两旁的山上飞下来。转过一个比较大的弯,洁白的阿尔卑斯山出现在我们眼前,一路看着阿尔卑斯山的美景,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著名的旅游度假圣地——Chamonix(霞慕尼)。入住HOTEL Alpina(阿尔卑斯酒店),HOTEL ALPINA是一家有着悠久历史的三星级涉外旅游酒店,酒店大部分房间都能看到勃朗峰和南针峰,东南向的房间都有一个露天的小阳台,房间整洁,略显陈旧,全部都是实木家具和门窗。晚餐前还有点时间,大家相约到小镇上逛一逛,顺便找一家正宗的餐厅品尝一下法式大餐。Chamonix霞慕尼小镇因坐落于欧洲屋脊阿尔卑斯山最高峰——勃朗峰(4810M)脚下而享誉世界。1924年,第一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这里举行,1786年,霞慕尼医生Paccard (帕卡德)及其脚夫Balmat (巴尔马特)首次登顶勃朗峰。从此后这里逐渐成为欧洲人最喜爱的登山滑雪圣地,这里有欧洲最高的缆车可直达勃朗峰观景台——南针峰。小镇上的观光车这个季节的游客不多,小镇两旁商店鳞次栉比,街道整洁干净,各种登山、滑雪、户外商店随处可见,这里汇聚了世界上个大顶尖户外品牌的专卖店,我戏称这里的户外店是只有你不知道,没有你看不到的!作为一群户外爱好者,我们的首选当然是个大户外品牌店了,这里的户外装备价格并不算便宜,不过还是要比国内低15%——30%左右的。 悠悠荡荡、走走停停,不知不觉天已经暗了下来,这里的商店大部分都是19:00停业,我们找到一家看上去不错的法式餐厅,这里的牛扒和海鲜都很不错,就是配菜的薯条有点粗大,有懂行的队友说这就是正宗的法式薯条 ,我怎么看怎么像油炸土豆块儿。这里和国内有6个小时的时差,晚餐后我们回到宾馆早早休息,明天就要进行高海拔适应性训练了。 二、整装待发、阿尔卑斯初体验HOTEL ALPINA 的早餐从7:00开始供应,今天我们要进行首日的适应性训练,大家都早早来到位于7楼的餐厅,一个霞穆尼小镇和阿尔卑斯山景观餐厅。天还有些暗,由于霞穆尼小镇地处山谷之中,太阳的朝晖已经开始一点点洒落在勃朗峰上,为洁白的雪山镀上一抹金黄,我们在靠窗的为止边吃边欣赏景色,大家不禁感慨,人生如此,夫复何求啊。这里的早餐种类不多,不过还算丰盛,而且味道都还不错,特别是新烘烤出来的各种面包,各式各样的果酱和火腿片,早餐的鸡蛋需要自己煮。我们把不需要带的装备寄存到酒店,这次活动的总教练Aymeric带着另外两个教练来了,一个是意大利籍的Hugues,我们都戏称他“渔歌”,Hugues同时也是一位资深的滑翔伞教练;瑞士籍的Elodie(艾乐迪),是瑞士一所大学的历史老师,Elodie是阿尔卑斯山为数不多的女高山向导之一。这边的商店大多在9:00到930开门,我们在Aymeric的带领下一起去镇上一家综合户外用品商店购买和租赁雪山攀登的装备,这个店我们昨天下午来过,营业面积两三千米,三层,基本所有的户外装备都可以在这里买到,这边租赁高山靴和冰爪的价格是一周125欧元,价格有点小贵。资深户外摄影师“凯伊”在凯伊哥的建议下我选购了一双La portiva Batura2.0 GTX高山靴和一GRYAEL G14全齿冰爪;媳妇儿选了一双La portiva EVO和一副Simond的行走爪。SIMOND的冰爪就是霞穆尼生产的,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Aymeric很高兴的给我们介绍。这里登山靴的价格大概是国内的价的一半,Aymeric找到经理很给面子的给我们打了个九五折。这里的户外店店员专业知识都非常好,不单单是为了销售产品,还逐步给我们介绍这些装备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保养的知识,而且给我们介绍的店员还伸出大拇指说你们选的都是非常好的,非常专业的。Aymeric 交款退税,这里要说一下关于到霞穆尼的刷卡消费和退税,网上说的银联大部分商店都可以用是不靠谱的,在霞穆尼就没找到有能刷银联卡的地方,幸亏来之前换了足够的欧元和一张备用的万事达卡,不然可真就成了入宝山空手而归了,所以大家如果出行最好还是带着VISA或者万事达才靠谱。选择可以直接人民币还款的比较省事儿,直接按照当天的汇率结算,省去购汇还款的麻烦。摄影之友新媒体运营总监“梓朕”(左)和“皮带断了古进”关于退税,这边的规定是当日单笔消费超过175.01欧元就可以申请退税,店里的工作人员会为你填好退税单,只需出示护照就OK了,欧洲的退税办理分为两个不同的退税公司GLOBE BLUE PREMIETTAX GREE(环球蓝联)和EUTOTEFUND GTOUP(这个不知道怎么翻译,应该是个什么贸易组织之类的)。我个人觉得环球蓝联的比较方便,直接到海关出境处就可以退现金;EUTOTEFUND GTOUP的退税是需要退到信用卡里的,我们基本上回到国内不到半个月就都收到了退税,效率还是比较高的,虽然后来出境退税时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儿,这个留到后面再说。Aymeric(左)Hugues(右)今天是周六,在我们酒店门前的广场上有一个临时的集贸市场,基本上都是当地农场自产的农副产品,看了一下价格还是挺实惠的,不过我们就要去进行适应训练了,无暇光顾,只能匆匆而过,我们一行12个人加3个教练正好三辆车,三个教练又兼任了司机的工作,这边的汽车以两厢车和三厢旅行款为主,吉普车不多,三厢的轿车基本上看不到,车型不算新,但车况都不错,有不少经典的老款车型。驱车二十分钟左右,一路盘旋上升,我们来到缆车站停车场,在这里Aymeric给我们分配了这两天训练的路餐,已经快十二点了,今天我们要到达Refuge木屋,在停车场简单吃了点路餐,合影购票,缆车上的风景很漂亮,天气也很不错,这边有很多老外在玩儿山地车速降,感觉非常刺激,有一个专业的赛道,竟然还有妈妈带着十一二岁的小朋友玩儿这个,在国内可能有点不敢想象的。我们要乘坐两段缆车,缆车票是单次往返的,有效期一直到11月底,到达山脊上的缆车站,接下来我们要徒步上升大概五六百米去到Refuge木屋,距离大概七八公里的样子,前半部分路段都比较好走,最后一段碎石陡坡路段需要手脚并用了,第一天训练,大家的热情还是比较高的,一路上遇到很多从山上下来的登山爱好者,老人小孩儿都有,他们都会礼貌的和我们打招呼,我学会的第一个法语单词就是Bonjour(你好)。但是为了向欧洲人民普及中文,我都提前大声跟他们说你好,有部分人也会学着我的发音和我打招呼。整装待发下午四点,我们陆续到达Refuge木屋,阿尔卑斯山的登山环境很好,高山木屋的设施很齐备,有专门的鞋柜和存放柜,首先要脱下你的登山装备换上拖鞋,有专门放登山装备的塑料箱子和晾衣服的挂钩,一般不把除了随身的贵重物品之外的东西带到餐厅或宿舍。这里的物资全部是用直升飞机运送,阿尔卑斯山的高山木屋有着悠久的历史,对阿尔卑斯山的户外登山运动发展有着卓越的贡献,近似于公益性质,木屋里商品的价格也不是太贵,大部分可以通过网络和电话预定,高山木屋从9月底到第二年的4月大部分是关闭的。Refuge木屋正在进行改建,资金来自各行各业的捐赠,里面的工作人员有一部分是志愿者,我们将是今年最后一批使用Refuge木屋的登山者。小木屋的志愿者吃过晚饭我们早早回到宿舍开会,宿舍是两排二层铺位,能住24个人,因为现在登山的人不多,只有我们一队住在这个房间。在宿舍做了一个简短的总结,Aymetic问了一下大家对今天徒步的感受,是否有不适之类,并且告知我们未来几天的天气有可能会变的很糟,但大家的精神面貌都不错,可以说是信心满满,最后我们15个人分成三组:罗静、杨波、贺源、古进由Aymetic带队为第一组;凯伊、王冠、我和婷婷由Hugues带队为第二组;梓朕、花而、Angela、无痕由因Elodie带队为第三组。明天不用起的太早,大伙还躺在床上侃了会儿大山,房间有点小冷,不过休息的还都不错。 三、大雾来袭、全员登顶白头峰早上七点队友们陆续起床,感觉有点凉,室外被浓雾笼罩,变天了,能见度很低,餐厅提供的早餐还可以,有热牛奶、咖啡、红茶,配上面包果酱,昨天体力消耗不大,早上实在没什么胃口,简单吃了两片面包,这里的小木屋热水是收费的,2欧元1L。待大伙收拾好已经快九点了,山上的大雾没有消散的迹象,Aymetic告诉我们未来几天的天气可能都很糟糕。我们九点整准时出发,小木屋的旁边就是冰川,但我们要先经过一段碎石路段上到冰川上,距离大概五六百米。世界杂志“贺源”我的东北老乡我们到达冰川后开始结组,穿好冰爪,海拔较低的这一段冰川相对陡峭,这里的能见度只有100多米,不时出现一些冰裂缝,不过都不是很宽,一步就能跨过去,过了这段低海拔的冰川是就是雪坡了,坡度不大,行进的速度适中,几个教练都非常的专业,按照一定的频率和节奏缓步攀升,大概继续行进一小时左右到达一处有裸露岩石的避风地,我们在这里稍事休整,简单的补充一下高热食品和热水,继续前进。后面的路程大部分都是雪坡的行走,其中有一处较大的裂缝有一点点危险,山上的雾时聚时散,已经有早出发的登山者开始下山了,我们大概总共用了五六个小时登顶TETE BLANCHE(白头峰),海拔3429M,海拔上升将近700M,最后一段有三十米左右雪岩混合攀登。前两组基本上同时登顶,我们在背风处解决午餐的时候,第三组也顺利的登顶了,云雾渐渐减弱,山顶处的风比较大,我们随即下撤,下午三点多回到Refuge木屋,简单的收拾后都来到餐厅喝茶聊天。“梓朕”说他最后是用腰带动腿走下来的,惟妙惟肖的边说边跟我们演示,一度成为我们这次旅程的笑谈。而“花而”更是大声感叹:“Lafuma带我们玩儿真的”。 晚餐后照例还是一个小小的总结会:今天婷婷在冰岩混合攀登的路段脚崴了一下,决定放弃第二天的训练;梓朕、Agela和无痕身体不适也放弃了第二天的训练;Aymetic根据今天大家的表现又重新给我们从新进行了编组。Aymetic和Hugues带两组人继续按照计划攀登第二座适应训练山峰,剩下的由Elodie带领进行简单一点的适应性训练。明天很早就要起来,今天大家的体力消耗也比较大,都早早的休息了,据“凯伊”说我刚刚躺下说了一句话就睡过去了,看来还真是不轻松。四、风雪交加、雨雾相伴中完成测试训练三点半准时起床,“凯伊”有点感冒,今天参加训练的队友又少了一个,餐厅已经准备好早餐,已经有人一早出发了。我们吃过早餐,Aymetic和Hugues带领我们五名队员一早出发,Aymetic带杨波、罗静和皮带断了;Hugues带着我和王冠,室外漆黑一片,空气湿度很大,头灯的光亮只能照到前面的队友。今天前段的路程和昨天一样,过碎石坡、冰川、雪坡,天色渐亮,云层很高,有点黑云压顶的感觉,今天训练的山峰是在瑞士境内的Aiguille du Tour,海拔3542M,比昨天的略高,路程相对较短,但难度有所提升,特别是后段的冰岩混合的攀升,基本上都是70°以上的混合岩壁。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跋涉到达岔路,昨天的雾比较大,只能看到一串延伸的胶印,今天一眼就能看到这个大雪坡的顶端,50°左右的雪坡,顶部是一段雪岩结合的垭口,我和王冠的教练Hugues告诉我们翻过这个垭口就是瑞士境内了,我们会在垭口处休息。前面隐约能看到三五个登山者,由于坡度较大,我们只能做Z字形爬升,最不喜欢走的就是雪坡了,特别是有雾的时候,四周没有参照物,感觉就像一直在原地转悠,非常折磨人。这种雪坡对体力的消耗非常大,一脚下去雪已经快到膝盖了,高山靴上粘的雪让脚步愈加沉重,上面不时有雪滚下来,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努力,终于翻过了折磨人的大雪坡,上面一段几十米的冰岩混合有点小难度,王冠以前从没爬过这样的山,速度不快,对于不是经常户外的她来说非常不容易,但是她的意志力和耐力都很棒,很有登山的潜质。垭口上的云雾时聚时散,Aymetic告诉我们雨夹雪马上就要来了,不知道他是看了天气预报还是经验之谈,我们抓紧赶路,接下来是一段较缓的雪坡,山上的风越来越大,云雾被风吹散,已经能看到我们今天要登顶的Aiguille du Tour了,远远就能看到在雪岩混合附近的一条大冰裂缝。 走到跟前,冰裂缝最宽处大概七八米,窄的地方也有两三米,有一座一尺多宽的雪桥,这个雪桥还是有点危险的,我们都安全的通过了,虽然姿势各式各样,接下来到顶峰的是雪岩混合攀登,用了将近大半个小时左右,山顶的雾比较大,我和王冠在冰岩混合路段行进的比较慢,对于第一次接触冰岩混合攀登的王冠来说有点难,最后还是能够顺利登顶。在山顶拍照留念,山顶雾大风急,补充一点能量开始下撤,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段冰岩对我来说比较适合,因为平时都有经常攀岩,王冠开始有点害怕,克服了恐惧心理就好多了,我们顺利下撤到雪桥。速度虽然不快,但收获很大,特别是王冠童鞋。今天的训练没感觉特别累,我们下山的时候开始飘起了雪花,雪越下越大,在下山的路上遇到了进行简单体能训练的几位队友,等我们回到小木屋,这里的工人已经开始清理小木屋的物资了,所以今天中午只能吃自己携带的给养。一架小型直升机负责运送物资,有十几个工人在忙碌,我们整理好携带的物资和装备,开始在风雪中下撤,随着海拔逐渐下降,雪变成雨夹雪,由变成雨,浓雾依然和我们一路相伴,造的都挺狼狈的,我们乘坐缆车回到山下,在缆车站旁边的一个咖啡屋取暖,这个季节爬山的人不多,滑雪的季节也没到,咖啡屋里只有一个老人为我们服务,这里的红茶和咖啡都很不错。 率先登顶的第一组Aymetic和Hugues两个人一直在商量未来几天的天气,队友们各自对这两天的训练进行了总结,Aymetic告诉我们未来几天勃朗峰有暴风雪,可能会有时速达到50公里以上的大风,基本上登顶勃朗峰的计划难以完成了,而且根据这两天的训练来看,即使是非常好的天气,全队也不可能全部登顶勃朗峰,可能是我们开始就把勃朗峰想象的太简单了吧,因为大部分队员在国内都是攀登过海拔五六千米的雪山,相对海拔只有4810M的勃朗峰大家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而阿尔卑斯山的雪山相对攀登的海拔要比国内大部分雪山的高,对体力和毅力要求很大,而且其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技术攀登才能通过,Aymetic和Hugues根据所有队员这三天的训练表现告诉我们,如果天气允许,只有杨波、罗静、皮带和我有可能登顶勃朗峰。哥!你干啥呢? Aymetic提议可以带我们到意大利境内去爬一座海拔4000+的山峰,是阿尔卑斯山的一座完全在意大利境内的最高峰——大帕拉迪索峰,大家最后经过讨论决定分成两组,由Hugues带四名可能登顶勃朗峰的队员在霞慕尼多休整一天等待天气好转,剩下的队员由Aymetic和Elodie带队去意大利攀登大帕拉迪索(4061M)。下午回到酒店,美美的洗了一个热水澡,因为外边正下着雨,也没有出门逛街的欲望了,晚餐在酒店旁边的一个意大利餐馆,Aymetic和Hugues联合推荐,酒店前台的服务员也向我们推荐,这里的意大利面很正宗,还有海鲜面也非常棒。今晚可以好好的睡个觉了,明天自然醒——扫街!!!五、小镇休整、感受欧洲休闲度假小镇的悠闲今天是我们这次法国之旅最惬意的一天了,虽然山顶云雾缭绕,但山谷中的霞慕尼小镇却阳光明媚、温暖宜人。吃过早餐,队员们三五成群的结伴闲逛,今天有充足的时间感受霞慕尼小镇。之前大家有商量过,如果天气好可以去乘坐观光直升机、飞滑翔伞或者乘坐缆车上到南针峰的,但山顶的能见度不是很理想,我们只能选择在小镇里溜达了。我们悠闲的走在霞慕尼的街道上,逛的最多的当属各大世界顶级品牌的户外店了,在国内驴友比较熟悉的ARC’ TERYX(始祖鸟)、THENORTH FACE(北面)、MARMOT(土拨鼠)、MOUNTAINHARDWARE(哈德威尔)、Columbia(哥伦比亚)、Haglofs(火柴棍)、MSR、PETZL(攀索)、BD(黑钻)、Salomon(萨洛蒙)、Suunto(松拓)、的Norrona(老人头)、patagonia(巴塔哥尼亚)、Mammut(猛犸象)、ASLEWA(沙乐华)、LEKI、La Sportiva、OR、OSPREY(奥斯普瑞)、Gregory(格里高利)等等,我能叫上名字的就有二三十个之多,这还不包括一些其他滑雪、骑行、滑翔伞等等户外运动品牌,还有一些根本在国内没见过的品牌,真的是比国内的户外展品牌还多。当然还有我们本次活动的主办方LAFUMA(乐飞叶)的专卖店。其他卖旅游纪念品的小店也特别多,怎么说呢,好些东西制造的不是特别精细,木制品、树脂的摆件和冰箱贴、明信片等等,价格从几欧到几十欧不等,还是要买一点小纪念品回去送朋友们的。原来法国著名的百年奢侈品牌“Mont Blanc”就是勃朗峰的意思,LOGO就是根据俯瞰勃朗峰设计的,在中国我们叫它“万宝龙”!真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啊。奢侈品看看就好,对我们这些活跃在山海之间的驴子们来说还是搞点户外装备实在。([]
《
《穿越之天雷第一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01drq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并收藏《
《穿越之天雷第一部》》最新章节。
01drq小说网友情链接